在互聯網新型業務的進攻下,傳統聯絡中心該如何跨入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轉變為傳統企業全新的商業利器?
這樣一組數據大家一定不陌生:
2013年,支付寶的誕生開啟移動支付時代,至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已超過202.9萬億元,蠶食了傳統銀行卡和信用卡的半壁江山。
2016年,盒馬鮮生憑借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模式開啟“新零售”模式的新風口。與此同時,零售巨頭沃爾瑪在全球關閉269家門店,裁員1.6萬人。
2018年,在線教育公司VipKid成立4年營收即破50億,老牌教育機構新東方實現這一目標則用了19年。
互聯網新物種的快速誕生,令金融、零售、教育等傳統行業應接不暇。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下,傳統行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壓力。
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但是如何“互聯網+”,如何用技術賦能業務,提高自身競爭力,卻是傳統企業高層們最大的焦慮,尤其是保險、金融、教育培訓等這類以聯絡中心為核心業務拓展和服務模式的企業,被互聯網的新興玩家打得措手不及,該如何在現有模式上提升商業效率?
對于銷售企業來說,電話銷售是最主要的營銷方法。而銷售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需要通過增加業務來提高自身的收入,以便于躋身于行業的前列。由于工作任務增加,企業就不得不聘用更多的銷售員,而目前招人難且員工的流動性大,讓管理者頭痛不已。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科學家們根據語音識別及復制人類基礎語言研究出了電話機器人。新技術的使用推動了電銷行業的改革,電話機器人將重新定義電銷。
電話機器人突破了人工效率低的問題,做電銷的人都知道,如果按每天8小時上班時間來算,其實真實有用的不會超過2小時。每天200-300通電話,真實的有意向客戶在5%左右,其中有許多是空號、關機、拒接、或者直接拒絕的。而電話機器人全年無休,一天可以工作24小時,外呼量更不用說,是人工的5-8倍,效率極大的提高了。
有人說,機器人的聲音太假,沒有真實的情感。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電話機器人的話術由專門的錄音師錄入,能夠將情緒代入話術當中。訓機師負責設置話術、整理及豐富知識庫,讓機器人能夠識別解答更多問題。在工作效率高出人工幾倍的同時,聲音還能與真人比肩。
電話機器人還擁有DPM系統,將客戶進行分類統計。將收集的客戶信息按照省份、行業、來源等分類進行劃分。企業根據客戶相應的信息篩選分析,為其推薦更合適的產品。
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電話機器人”,擁有行業內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高的通話匹配度,可實現人機對話中即時轉后臺人工功能。集篩選意向客戶、鎖定目標客戶、精準客戶分類三重營銷于一體,全面實現市場營銷!
福建智創良品百應電話機器人,助力電銷新時代!點擊查看電銷機器人都有哪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