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整治騷擾電話,電銷行業怎么辦?
“您好,我是做銀行貸款的,請問您近期有沒有貸款需求?”“耽誤您一分鐘,我是xx保險公司”“我們保健品工廠直銷”......
上述場景是不是很熟悉?這已經成為我們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態。有的人一天之內能接到多個騷擾電話,一看是外地電話,陌生號碼不敢接,但是又擔心會錯過重要的事。用戶總苦于騷擾電話的無休止、花式折騰,煩不勝煩。
近日,國家工信部、最高檢、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根據《方案》細則,自今年7月底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
為嚴控騷擾電話傳播渠道,《方案》要求各地電信管理機構督促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呼叫中心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加強語音通信業務和資源管理,防范電話擾民。各基礎電信企業要按照“誰接入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語音線路和“95”“96”“400”等碼號資源的用戶資質審查,規范資源使用,嚴禁為非法經營、超范圍經營提供線路資源和業務接入。
同時,各互聯網企業要加強電話用戶合同約束,全面規范營銷外呼業務,全面清理網上“呼死你”等各類騷擾軟件和設備信息,切斷相關軟硬件推廣、銷售和使用渠道。
由于此次整治時間較長、影響力較大、涉及單位較多,也被很多人稱之為史上最嚴的電話營銷整改令。
騷擾電話屢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是違法成本低。
通常對撥打騷擾電話行為的處罰主要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據條例,屢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可處以拘留或者罰款。但并沒有詳細規定騷擾到何種程度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
此次專項整治方案,明確規定了用戶在明確拒絕推銷電話后,不可以繼續呼叫。并將違法和違規行為列入相關信用記錄,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和檢察院研究適用的法律,完善相關法律規定。
另一方面,作為短信和通信基礎的運營商們,也不愿意投入技術手段來徹底終結垃圾信息和騷擾電話。移動、聯通、電信等推出的企業營銷電話套餐和大眾集團套餐,價格比普通通信資費要便宜得多。通常通話1分鐘的費用是1毛錢,但在這些套餐中,每分鐘的通話費用只有幾分錢。
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智能語音在近兩年帶動了一波產業熱潮,電話機器人也是異軍突起。那么此次史上最嚴的電話營銷整改令對電話機器人使用是否會造成不利影響呢?
首先,電銷機器人≠呼死你。
本次《方案》重點針對的是惡意營銷騷擾電話,如“呼死你”之類的流氓外呼軟件,這種軟件不間斷外呼,甚至對同一個電話號碼進行輪番轟炸。這種流氓式的電話營銷行為,不僅被很多人深惡痛絕,也是此次騷擾電話整治的重中之重。
整治那么嚴,那以后是不是就不能給用戶打營銷電話了?
值得一提的是,“用戶明確表示拒絕后,不得繼續向其發起呼叫”,也是明確規定的違法騷擾。
而電話機器人通過智能語音識別技術和智能參數設置,當客戶提出拒絕后,可以委婉的詢問其原因,并且采用比較合乎情理的對話進行引導;如果消費者明確拒絕,電話機器人會自動將這類客戶劃歸到無意向客戶名單中,并停止向此類客戶再次發起語音外呼。
智創良品的百應電話機器人可以了解一下。咨詢熱線:0591-88849999。